
眼鏡行業(yè)“觸網”謀變模式該如何刷新
互聯網正在重構著各個傳統行業(yè),眼鏡業(yè)亦不例外。
5月12日湖北省眼鏡行業(yè)協會發(fā)布的《2014湖北眼鏡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去年全年,湖北省市場共售出眼鏡約550萬副,同比增長10%,主要增長動力來自于眼鏡電商。而據國家輕工業(yè)眼鏡信息中心今年發(fā)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整個眼鏡零售市場的年銷售額應該在670億元以上,其中眼鏡電商僅占總銷售額的9%左右。
綜合數據來看,作為主要增長動力的眼鏡電商,目前還只是眼鏡業(yè)的“小東家”,真正的主力軍依舊是傳統眼鏡業(yè)。
互聯網究竟能否成為經營日趨艱難的傳統眼鏡商們的救命稻草還有待考證,傳統眼鏡業(yè)轉型究竟路在何方?
6月16日以來,長江商報記者采訪了武漢市多家傳統眼鏡企業(yè)負責人。精益眼鏡總經理徐錦宇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低價貨源難保證,觸網難度太大,水深莫測?!睂Υ耍辔幌嚓P領域的專家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將服務做到極致才是傳統眼鏡業(yè)轉型的基石所在。
低價與供應難兩全
“傳統眼鏡店集體‘觸電’的時代已經來臨?!焙笔⊙坨R行業(yè)協會會長易桃洋說,現在約有四成實體眼鏡店表示,會經常遇到拿著網上購買的眼鏡的顧客,到店里矯正、整改。
目前,我省約有上千家眼鏡經銷商和服務商,包括武漢寶島光學有限公司在內的傳統眼鏡企業(yè),已推出上門驗光配鏡服務,用戶在線上訂單,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配鏡服務。
在武漢,包括精益眼鏡在內,已有多家傳統眼鏡店向轉型互聯網走出了“摸石頭過河”的第一步?!爸挥性囘^的人,才知道水有多深?!本嫜坨R總經理徐錦宇對長江商報記者說,早前精益眼鏡就專門成立了電商部,在天貓、唯品會等大型電商平臺設立旗艦店,并開設了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希望利用互聯網來展示品牌和促進銷量。
不過,由于缺乏電商經驗,精益眼鏡的電商戰(zhàn)略在徐錦宇看來總是“慢半拍”,“就像賣衣服,夏天到了你還在賣春裝,當你開始賣夏裝的時候,卻發(fā)現已經是秋天了?!?br />
同時,電商戰(zhàn)場上的競爭,比之實體店有過之而無不及,價格戰(zhàn)無處不在,傳統眼鏡店壓力倍增。加上最近天貓出臺上線產品名錄,武漢精益公司不少產品落榜,使得互聯網電商戰(zhàn)略受挫。“最后,我們只好將運營托管出去,保留資管和財務部門?!毙戾\宇說,精益眼鏡的第一次互聯網試水,就此止步。
“可現在互聯網這么火,你不做吧,說不過去,涉足進去吧,又有些力不從心。”徐錦宇說,最近精益眼鏡集團公司高層打算再投100萬元重返互聯網,可是經過他的摸底,還是覺得水深莫測,難度太大。
不僅是精益,湖北寶島眼鏡公司試水的“眼鏡狗”O(jiān)2O電商平臺和湖北眼鏡業(yè)多家大佬合作的樂易眼鏡聯盟電商平臺也都未見成效。“投入上百萬,現在連水花都沒見著一個?!庇惺煜み@兩個項目的湖北眼鏡業(yè)內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說,現在的情況是,大家都知道互聯網是個機會,也都想做,但卻都怕做不好,“像個刺猬一樣,都知肉鮮,卻怕扎手?!?br />
“商品供應是個很大的問題?!毙戾\宇說,“電商的產品,價格肯定要低一些,這樣就會對廠家價格體系造成沖擊,上游廠家一旦聯合抵制、限制貨源供應,你還怎么做?”在徐錦宇看來,眼鏡行業(yè)做電商,啟動簡單,運營也不難,難就難在剎車。
用戶體驗成眼鏡業(yè)“觸網”瓶頸
除商品外,眼鏡業(yè)電商化的另一個瓶頸,在于服務。
“不同于購買快消品,眼鏡業(yè)是有一整套完整嚴謹的驗光、配鏡流程的。”國家高級驗光技師、精益眼鏡的專家徐永恒師傅說,驗光就像在醫(yī)院看病開處方,要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要求,做不同的解決方案,這對矯正視力至關重要,千萬馬虎不得。
徐師傅介紹,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眼鏡店驗光,也會因為檢測方法不一樣、師傅經驗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結果,更不要說在不同的時間,人的成長發(fā)育變化而產生的視力變化、驗光結果變化。
“武漢人之所以認可精益這個品牌,驗光準就是一個主要的原因?!毙鞄煾嫡f,即便現代科技發(fā)達,驗光還是需要驗光師豐富的經驗,“儀器是用來定一個人視力的區(qū)間和方位,通過手工調整才能精確的驗明視力?!?br />
“通過互聯網賣眼鏡,驗光問題怎么解決?如果是上門服務,由于現場的儀器設備受限、驗光師水平有限,消費者難以得到在傳統眼鏡店中才能得到的服務。而一個客戶體驗很差的O2O項目,又怎么能夠有足夠的吸引力?”互聯網專家、光合無線CEO余丹提出疑問。
有人會說,可以到精益去驗光,然后再去網上購買。實際上,這種情況也有發(fā)生,但是面臨的問題也不少?!笆紫仁晴R片的問題,能不能配得好配得準?消費者難以將身體的感官感受具化成數值,自然難以發(fā)覺誤差,有了瑕疵也不知道。而這正好是線下實體店的優(yōu)勢。”徐師傅說,“第二是售后問題,鏡腳的曲度、鼻托的角度是否符合消費者臉型?鏡片鏡架出了問題,誰來解決?”這才有了前文所述的情況發(fā)生——四成實體眼鏡店會經常遇到顧客拿著網上購買的眼鏡,到店里矯正、整改。